当前位置:海棠情欲>情欲小说>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 第2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 第27节(2 / 3)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性格之于哲人的影响会越来越重要。

&esp;&esp;11新任大司马王莽

&esp;&esp;到了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曲阳侯、大司马王根的病越发沉重,经常无法到大司马府视事,只能在家中卧床休息。

&esp;&esp;他打算病退。

&esp;&esp;王根就是当年因为“赤墀青琐”僭越皇室规格而被汉成帝怒斥的舅舅,无论是辅政能力还是道德人品,均无足称道,凭的是王凤奠定的政治基础和尚且稳定的外朝政局而任职至今。眼下,与王凤病重时候的情形已大不相同,王凤有许多兄弟可以从容安排身后事,王根却已近乎孤家寡人。王根最小的弟弟王逢时去年刚刚去世,王氏家族这一辈里还活着的男性只有王根和红阳侯王立,但王立是公认的荒淫无能、见钱眼开的废物,所以下一任大司马不能让王立接任。

&esp;&esp;那么,就只能从下一辈里选。王根分析,目前来看,只有外甥、定陵侯淳于长和侄子、新都侯王莽可以胜任,两人都是王氏家族成员,年龄相仿,淳于长聪明能干,王莽品行高尚;淳于长乖巧伶俐,颇得皇太后和皇帝的喜爱,推荐淳于长,皇太后和皇帝都会称心;王莽谨饬严肃,常来侍奉自己,如果推荐王莽,他应该能对自己保持忠诚。

&esp;&esp;王根拿不定主意。

&esp;&esp;淳于长觉得不需要王根拿主意,他已经羽翼丰满,不再是从前那个没有爵位的黄门郎,而是位列九卿的定陵侯,不必再像当年侍奉王凤那样,屈尊去侍奉王根。他判断,自己有皇太后和皇帝的支持,王根卸任后,只要王立不来捣乱,应该会轮到自己出任大司马,所以紧要的事情是琢磨一下当了大司马后的人事安排,免得上任时手忙脚乱。

&esp;&esp;王莽觉得,自己有哲人之能,又精通礼乐,但如果顾忌礼让,不去争夺大司马这个位置,而让王立、淳于长这样的蠢货、佞幸来做,究竟是对还是错呢?当年孔子不也是周游列国,以求被用吗?孟子遍干诸侯,不也是当仁不让吗?如果怕别人批评自己贪图高位就不去争,反而让淳于长上位,这才是虚荣吧。

&esp;&esp;儒家是允许“权变”的。

&esp;&esp;在王根身边侍奉时,听王根的意思,似乎还没有下决心安排后面的事情。要不要主动一下呢?

&esp;&esp;终于,王莽对天下的责任心和对地位的渴望,战胜了个人的道德心。他在侍奉王根时,直截了当地向王根告知了淳于长的事情:“淳于长看到您一直生病,反而很高兴,因为您之后就轮到他接任您的职位了,所以他不仅不来看望您,甚至开始公开大搞封官许愿。”

&esp;&esp;王根不是深思熟虑之人,听到这话勃然大怒,训斥王莽说:“这种事,你怎么不早说?”

&esp;&esp;“我不知道将军您的意图啊,我哪里敢张嘴?”王莽吓得不轻。

&esp;&esp;“赶紧去告诉东宫的皇太后吧。”王根说。

&esp;&esp;见到王政君后,王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淳于长的事情和盘托出,包括淳于长偷娶许孊、见到自己母亲失礼以及封官许愿等等。

&esp;&esp;王政君听了大怒:这个娃娃怎么这么过分?!你去禀报皇帝吧。

&esp;&esp;有了王政君的意旨,王莽把这些事又向汉成帝说了一番。

&esp;&esp;汉成帝知道淳于长一向比较放荡,但没想到这个平时和自己一处玩闹的兄弟居然这么不守规矩,就勒令淳于长“遣就国”,回定陵国反省。从这里可以看出,汉成帝确实很宠信淳于长,没有治罪的打算,让他回定陵国更像是暂避风头。

&esp;&esp;但这件事情仍然造成汉廷政治的动荡,因为淳于长已经炙手可热许多年,他这么一走,到底是彻底失势,还是暂时躲避,外边的人是不知晓的。红阳侯王立听说后觉得比较痛快,因为早年王根接任大司马时,他就听说是淳于长讲过对自己不利的话,导致自己没能接任大司马。

&esp;&esp;王立决定狠狠地羞辱淳于长一番,他令儿子王融去拜访即将“遣就国”的淳于长。王融当然不是酹酒挥别、送君千里,而是转达父亲的意思,淳于长既然要离开长安,可以把马车留下,供王立享用。

&esp;&esp;汉成帝常常躲在淳于长的马车里,微服私访,纵情享乐,想必这套马车一定是珠光宝气,非同一般。王融向淳于长索要马车,既是落井下石,也是真心眼馋。

&esp;&esp;淳于长完全不在意马车,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节骨眼上遭受到政治攻击,而且是王莽告的状,真没想到王莽也想要当大司马。他觉得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翻盘,正愁没办法呢,王立送上门来了。

&esp;&esp;马车?

&es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