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她说玉鼎宫确实有尊仙鼎,是镇教之宝,相传便是当年鬼谷仙师得天之赐,悟出九重仙道的那尊玄鼎,可镇压一教气运,让玉鼎宫独掌道教牛耳数千年。
&esp;&esp;不过也有另一个说法,称那尊仙鼎在传承中遗失了,后来的仙鼎是仿制的,故而才会镇不住气运,让玉鼎宫一夜之间覆灭。
&esp;&esp;除此之外,诸葛七星也曾仿制过仙鼎,造出了九州鼎来镇压大乾气运,庇佑社稷。
&esp;&esp;此刻那尊九州鼎还藏在京城中,是大乾的底蕴之一。
&esp;&esp;可以说,这尊铭刻着九幅仙图的玄鼎,自上古之时流传至今,几乎贯穿了人族的气脉。
&esp;&esp;“原来那尊仙鼎……在蓬莱!”
&esp;&esp;张九阳心如电转,试图理清其中的头绪,却发现迷雾重重,似乎更加波云诡谲了。
&esp;&esp;仙鼎为什么会出现在蓬莱?
&esp;&esp;鼎中为什么有这么多龙族的尸骨?
&esp;&esp;蓬莱仙岛上曾经发生过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又为何而战?
&esp;&esp;这些都是他现在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esp;&esp;不过张九阳并没有执着于思索谜团,而是先将目光放到了仙鼎的图案上。
&esp;&esp;管他有什么秘密,我先把好处拿到手再说!
&esp;&esp;也许当年的鬼谷仙师便是观此鼎而悟道,这鼎上的图案,必然能助人修行!
&esp;&esp;但遗憾的是,那鼎身上到处都是斑驳的暗沉血渍,遮住了大部分的图案,而且铜锈极重,外面又有灵气氤氲的仙雾笼罩,实在是难以看清。
&esp;&esp;如果他能亲自来到鼎前,或许就能够看清上面的图案。
&esp;&esp;就在他准备放弃时,却突然瞥到鼎身的底部,似乎有着某种字迹,而且诡异的是,在察觉到被人注视后,那些字迹竟然如蝌蚪一般游动,仿佛试图在打乱重组,不让人洞察其中真意。
&esp;&esp;只是眼尖的张九阳还是在它们彻底打乱之前,看到了两行小字。
&esp;&esp;“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esp;&esp;“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esp;&esp;张九阳再次心中一震,是《帝经》!
&esp;&esp;从神居山大墓中逃出的搬天巨龟,其身上就背负着一座无形天碑,让其拥有了死而复生的能力。
&esp;&esp;他曾以笑话来套巨龟的话,得知那天碑上的内容是其主人所留,名为《帝经》,其主人便是神居山大墓所葬之人。
&esp;&esp;黄泉中的天尊之所以会选择搬天成为第十天干,恐怕也有《帝经》的原因。
&esp;&esp;张九阳心中突然浮现出一个惊人的猜测。
&esp;&esp;仙鼎底部刻有帝经,而仙鼎的第一任主人便是上古之时开辟仙道的鬼谷仙师,相传鬼谷又为帝师,那么这帝经……
&esp;&esp;难道是其所留?
&esp;&esp;神居山的那座惊世大墓,埋葬的难道是鬼谷仙师?
&esp;&esp;一念及此,张九阳的心跳都微微有些加快,这个猜想太过骇人了,如果真是如此,那这一切的真相或许会比他想象的要更加惊人。
&esp;&esp;连开辟仙路的鬼谷仙师都没能登仙?
&esp;&esp;那本《帝经》,到底是想传达什么?
&esp;&esp;当然,这一切还都只是他自己的猜想,神居山大墓的主人究竟是不是鬼谷仙师,还需要进一步去调查。
&esp;&esp;只不过仙岛一行,至少让他有个方向了。
&esp;&esp;眼看那些字迹变得乱七八糟,甚至都不再是字,张九阳只能移开目光,望向了其他地方。
&esp;&esp;他有些不敢看鼎中的龙尸,生怕其中就有龙女的尸骨。
&esp;&esp;但好在并无白龙。
&esp;&esp;只是他和四海龙王图的联系似乎又中断了,只能感觉到那张图就在这座仙宫中,但具体在哪,却又混混沌沌,判断不出。
&esp;&esp;但就在张九阳准备进一步去搜索时,整座仙宫突然开始震颤起来,而后宫殿开始变得透明,仿佛在一点点消失。
&esp;&esp;张九阳甚至感觉,自己的天眼都在跟着消失,仿佛在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给生生剜去。
&esp;&esp;眉心瞬间剧痛,流出一缕岩浆般的鲜血。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