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好东西不能藏私,既然已经拿出来震慑辽国,总不能还要连他们都瞒着。
&esp;&esp;火炮造价几何?几日能造一门?何时能给边关各军安排?
&esp;&esp;最重要的是:打吗?
&esp;&esp;他们的大刀、啊不、他们的大炮已经饥渴难耐了!
&esp;&esp;平时城府极深的中枢重臣们心情很好,面对同僚们的询问能答的尽量答,反正大炮已经在契丹人面前露过脸,除了造炮的技术和□□不能往外说,别的没什麽需要隐瞒。
&esp;&esp;但是打依旧还是不能打。
&esp;&esp;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大炮主要是用来威慑,用作他们和辽国谈判的底气,如果能只靠谈判就达成目的再好不过。
&esp;&esp;打仗不光要花钱,还要死人,就算他们有威力巨大的火炮也免不得要死人。
&esp;&esp;小兵也是父母生养的,能不死人尽量不要死人,最好能用谈判拿回燕云十六州,实在不行的话才会考虑开战。
&esp;&esp;官家刚才说国库入不敷出不是单纯的阴阳怪气,他们现在的确是入不敷出。
&esp;&esp;禁军厢军数量庞大,就算不打仗也要花费巨量的军费,三十万的岁币对朝廷而言不算什麽,但是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能省一点是一点。
&esp;&esp;要是能把送去辽国的岁币省下来,要不了几年官家就能重建皇宫了。
&esp;&esp;官家:笑容逐渐僵硬jpg
&esp;&esp;连重建皇宫的钱都要这麽省,他这个皇帝是不是太惨了点儿?
&esp;&esp;赵仲针听着朝臣们说国库空虚也觉得他爹很惨,别人当皇帝都是想干什麽就干什麽,到他爹当皇帝却连个能住的皇宫都没有,“我爹爹真是太难了。”
&esp;&esp;苏景殊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他觉得京郊别院住起来比皇宫更舒服,但是他不敢说,而且身为皇帝却没有皇宫能住的确不像那麽回事儿,这麽一想他们官家的确挺难。
&esp;&esp;没办法,太祖太宗太坑子孙。
&esp;&esp;小小苏摇摇头,继续竖起耳朵听旁边的大臣们说话。
&esp;&esp;刚才是取消岁币,现在已经进行到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看来他们大宋的武德还是挺充沛的嘛。
&esp;&esp;如果不把功劳都归在虚无缥缈的神仙身上就更好了。
&esp;&esp;“小郎,你觉得大宋能要回燕云吗?”赵仲针小声问道,“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在辽国的治理下已有百年,契丹人对那边因俗而治,百姓自诩辽人而非宋人。大宋觉得燕云十六州的百姓时刻盼望着重归中原统治,没准儿那边的百姓不这麽想。”
&esp;&esp;苏景殊搓搓下巴,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的确是个问题。”
&esp;&esp;燕云十六州的位置太过重要,辽国为了拉拢民心时常减免赋税,百姓看的是到手的好处而不是画出来的大饼,要是大宋的百姓过的还不如辽国统治下的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的百姓肯定不乐意回来。
&esp;&esp;博弈只在上层,基层百姓都只想安稳过日子。
&esp;&esp;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别管是汉人还是契丹人,肯定都是哪儿过得好往哪儿去。
&esp;&esp;不过这些问题官家和相公们应该会考虑到,他们发愁也没有用。
&esp;&esp;官家想要收回燕云,在收回来之前肯定会商量好怎麽治理那些刚收复回来的百姓,反正为了稳定民心政策肯定不会比辽国差,不然百姓全拖家带口跑到辽国治理的地盘儿大宋也脸上无光是不是?
&esp;&esp;但是燕云十六州的百姓过的太好,原本大宋境内的百姓过的不好也不行,不患寡而患不均,原本大宋境内的百姓可以看在那边被契丹人统治欺压百年的份儿上让他们一让,不代表可以眼睁睁看着他们吃糠咽菜而那边能吃香的喝辣的。
&esp;&esp;所以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前,大宋的百姓也得能过上好日子,这样才能减少两边百姓的矛盾让燕云十六州感受到回家的温暖。
&esp;&esp;逻辑通。
&esp;&esp;赵仲针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有点怪怪的,可哪里奇怪他也想不出来,于是又问道,“大宋的百姓过的很不好吗?”
&esp;&esp;苏景殊顿了一下,很是委婉的说道,“应该没有辽国治下的燕云十六州过的好。”
&esp;&esp;燕云一带和中原接壤,在石敬瑭将那些地方割让给契丹之前,那边一直归中原王朝统治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