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王俭在一旁见状,再次心中暗叹。
&esp;&esp;父亲,大兄,还有其他长辈们,也包括他王俭自己在内,最后一线指望,都断了。
&esp;&esp;虽然,早有所预料。
&esp;&esp;若非如此,大兄也不会专门吩咐他此行带上王不久。
&esp;&esp;但族中还有许多旁的人,有不同想法。
&esp;&esp;以整个王氏一族而论,未来将是怎生结果,王俭乐观不起来,心下更加唏嘘。
&esp;&esp;第422章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esp;&esp;“六弟,你的学问素来是最好的。”
&esp;&esp;王俭收拾心情:“七郎是他们这一辈的第一,不知能否让他随你左右,讨教学问?”
&esp;&esp;“王旭”看向王不久:“七郎方才说,要去大唐人间和其他地方走走看看?”
&esp;&esp;王不久:“侄儿确有此意。”
&esp;&esp;“王旭”颔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相较于随我读书,你如今的修为境界再想有所提升,多游历一番更好。”
&esp;&esp;王不久:“是,六叔。”
&esp;&esp;王俭听“王旭”口吻,也松一口气。
&esp;&esp;虽然王不久没能跟在对方身边求学,但显然“王旭”很欣赏他。
&esp;&esp;“王旭”这时目光一扫,看向远方岸边。
&esp;&esp;在那里,另有一队人自北方飞驰而来。
&esp;&esp;为首者乃是个干练中年官员,正是和方骏眉一样到过大同的欧阳靖远。
&esp;&esp;他在岸边向“王旭”遥遥一礼:“欧阳靖远奉太子殿下诏令,代为问候东阳先生。”
&esp;&esp;“王旭”并未停船:“殿下有心了。”
&esp;&esp;欧阳靖远视线扫过王俭、王不久二人后,在方骏眉身上停留一瞬。
&esp;&esp;方骏眉神色如常,向欧阳靖远一礼。
&esp;&esp;欧阳靖远没有登舟,身形飞起,短暂悬于大江之上,随轻舟一同顺水而下:
&esp;&esp;“殿下闻听先生出山,不胜欣喜,有心拜会,碍于国事缠身而无法成行,故而特邀先生赴长安一晤,万望先生拨冗一行。”
&esp;&esp;“王旭”负手而立:“晚些时候吧。”
&esp;&esp;他其实有心先找大汉龙虎山的潘海林。
&esp;&esp;但对方相当滑溜,惊鸿一现助大汉朝廷挫退一路强敌后,便又没了踪影。
&esp;&esp;这让雷俊反而更有兴趣找到对方。
&esp;&esp;只是眼下暂无线索,他便也不多纠结,先去其他地方。
&esp;&esp;“我先往苏扬一行。”他淡然道。
&esp;&esp;欧阳靖远听了却心中一震。
&esp;&esp;舟上王俭、王不久、方骏眉亦是相同模样。
&esp;&esp;大空寺方丈绝相和尚,当前正在那边。
&esp;&esp;须弥。
&esp;&esp;此前因为大明皇朝高手来攻,佛门妙境清净不再。
&esp;&esp;如今经过一段时间休养,须弥总算又重现往日祥和宁静,清净自在的景象。
&esp;&esp;连当初倒塌的须弥山,都已经重新立起,闪动淡淡金光,仿佛须弥支柱。
&esp;&esp;但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须弥山同早先,有很大不同。
&esp;&esp;虽仍然深具智慧圆觉,金刚不坏之奥妙,但不如早先那般根底深厚。
&esp;&esp;须弥山的山峰之上,此刻只有一名僧人跏趺而坐,其人身体表面赫然呈现淡淡金色,仿佛一尊塑成金身的佛像。
&esp;&esp;僧人双目闭合,默默诵经。
&esp;&esp;须弥山下,少年人模样的须弥金刚界佛部之主毗摩舍前来,向山峰上的金身僧人行礼:“尊者。”
&esp;&esp;须弥山巅,善智慧尊者睁开双目:“宗伽他们那边有消息了?”
&esp;&esp;佛部之主毗摩舍答道:“仰仗尊者之能,梵达陀师兄和阇底罗师兄,已经有希望带宗伽师兄出归墟,不过还需少许时间。”
&esp;&esp;善智慧尊者:“出来就好。”
&esp;&esp;他转而问道:“两晋那方人间,天地灵气潮涌仍未开始么?”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