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一下子被问住了,他挠了挠头,低声道:“二哥,咱们现在不是青阳的官差吗?你要,监…监什么自盗?”
“监守自盗。”
李云提醒道。
瘦猴虽然认字,但是文化水平属实不怎么样,不过这也不能怪他。
长在山寨里,能识字还是他娘的功劳,像张虎这种,连自己的名字都未必认识。
“对,监守自盗!”
李正挠了挠头:“可是二哥,薛老爷对你挺好的,薛小姐都经常来找你,咱们这么干,是不是…”
“是不是有点不讲义气了?”
李云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青阳暂时不往州里送钱粮,青阳的不用抢。”
“抢其他县的?”
李正想了想,点头道:“那可以,不过宣州那么多县,咱们的人手没那么多,二哥你想抢哪个县的?”
“要不然,咱们去抢石埭的。”
瘦猴扒了口饭,含糊不清的说道:“石埭离咱们近。”
“不用去各个县里抢。”
李大寨主大口吃了口肉,开口道:“各县一定会把钱粮都送到宣州,或者是其他某个地方,总之一定是聚拢到一起去,再转送越州。”
“啊?”
李正有些不理解,挠了挠头:“为什么?有些县不是距离越州近吗,由各县自行送去不就行了?”
“你不懂。”
李云笑着说道:“因为有些人想要立功劳,如果州里让各县的粮食都运往一处,那这个新刺史还算有点脑子,如果他命令各县的钱粮统一送到宣州城,再由宣州城押送到越州去,那这个崔刺史…”
“就真的是一头活猪了。”
李正挠了挠头,还是没有想明白,不过他还是拍了拍胸脯,开口道:“二哥你说的话太绕了,我听不懂,不过该怎么干,你说句话就行。”
“兄弟们都没有二话!”
李云点了点头,开口道:“那明天,瘦猴你回一趟十王寨,跟老九一起合计合计这个事,先派几个机灵点的,去宣州附近探探情况。”
“我这几天,也从官面上打听打听,等到消息探查的差不多了,我再回十王寨,商量怎么动手。”
李正麻利的点头答应。
“知道了二哥。”
应了这一声之后,他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二哥,宣州可不是青阳,听说有上千个兵,咱们去干他们的活,是不是有点危险…”
“上千个?”
李云咧嘴一笑:“放心放心,他们没有这么多人。”
“可能三百人都不到,而即便是这三百人,那位性急的崔公子,也未必使得动,这些京城来的少爷,真的以为凭借一纸文书,几件印信,就真的能主宰一方了。”
“不能平衡利益,谁对他都只会是阳奉阴违。”
知道这话李正听不明白,李云再一次拍了拍他的肩膀,缓缓说道:“这些事情你不必考虑,按我说的去做就是了,这些钱粮要是能劫下来,对于咱们寨子,也是大有好处的。”
李正连忙点头,吃完了最后一口饭,然后拿着那本神秘的小书,溜回自己房间去了。
李大寨主看了看他的背影,没好气的说道。
“少看点!”
…………
之后的几天时间,李云除了在县衙里厮混之外,偶尔会骑马出城,到各处跑跑看看。
到了第三天,他终于打听到了确切的消息。
新任的刺史崔绍,下令宣州各县,将相应的钱粮统统押到宣州城,再由宣州城一并解送至越州前线。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云正在翻看地理图志,他翻开宣州的地图,看了看宣州城的位置,忍不住喃喃自语。
“这是世家子弟?”
“这不是活猪吗?”
孱弱的官军!
宣州境内,距离越州最近的县是宁国县,按照道理来说,如果是调离一州的钱粮支援越州,应该调到宁国县,再由宁国县送往越州。
而现在,那位崔刺史却要求把钱粮先送到宣州城,再统一调度到越州去,这就会平白多消耗许多人力物力。
而这位崔刺史甚至还在公文里,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其一是为了方便统一调度与越州王师沟通,其二是各县的兵力不足,为了钱粮的安全,由州里的官兵统一押送。
这两个理由,其实都站不住脚。
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这位崔刺史,想要在上报朝廷的奏书上,写上“由臣募得粮草调送越州”一行字罢了。
而正是因为这种自私自利的小心思,不仅让宣州的钱粮至少凭空耗费了两三成,更让运粮的过程变得冗长了许多,从而让李都头…不,应该说李寨主看到了机会。
在确定了各县都在往宣州城运粮食之后,李云就给十王寨去了信,让刘博再增派人手到宣州城附近,从而确定宣州城往越州运粮的具体时间,最好…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