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等今天下午稍晚一些,本官带你去见新到的招讨使范昭范大人。”
他看向李云,微笑道:“说起来,这位上使,跟你还是同名。”
李云看了看崔绍,开口道:“使君,这位上使找我,有什么事情么?”
“自然是询问宣州剿匪的情况,他从朝廷下来,负责宣州以及附近数州的招讨差事,你剿匪这个事,也在他的管辖之内。”
崔使君看向李云,微笑道:“现在,咱们核对一下这两个月石埭剿匪的情况,免得见到了范大人,你说错话。”
李云先是皱眉,没有听明白崔绍是什么意思,很快,他就听到崔使君继续问道:“方才你说,这两个月在石埭,剿匪多少?”
“七个寨子,差不多三四百人。”
李云回答道。
“不对,不对。”
崔使君摇头道:“石埭山多林密,历来盗匪横行,这么大一个县,怎么会只有三四百个山贼?”
石埭才多少人,三四百山贼还少啊!
李云在心里吐槽了一句,不过他已经明白了这位崔公子的意思,犹豫了一下之后,开口道:“那…五六百人?”
崔绍依旧摇头:“该是多少就是多少,李都头不必谦虚,更不要藏着掖着。”
李某人在心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他明白,眼前这个宣州刺史,大概率是准备向朝廷报功了。
毕竟,现在宣州剿匪的成绩,都是范昭来之前的事情,现在报上去,这功劳就是宣州地方的,与新来的招讨使没有关系。
再往后报功,就跟那位招讨使脱不开干系了。
为了在朝廷露脸,崔绍当然想要把功劳夸大一些。
“那…”
李云顿了顿,咬牙道:“石埭剿匪,差不多剿灭山贼一千余人!”
“余多少?”
崔绍看着李云,笑着说道:“这可不是小事,李都头报数要精确一些,不然朝廷那里未必会信。”
李云想了想,随便编了一个数目。
“一千二百七十三人。”
“好。”
崔刺史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抚掌道。
“李都头记住这个数目,不要忘了,稍晚一些。”
他站了起来,背着手朝外走去。
“本官带你去见招讨使。”
越王!
“青阳李昭,见过上使。”
宣州衙门的正堂里,李云对着眼前的中年人抱拳行礼,中年人先是看了看李云,然后又看了看一旁陪着的崔绍,笑着说道:“还真是跟本官同名,真是巧了。”
李云笑了笑,没有接话。
一旁的崔使君咳嗽了一声,打了个圆场:“江湖出身,比较鲁直,范兄莫要见怪。”
“不见怪,不见怪。”
范昭笑了笑,对着李云微笑道:“李都头,听崔贤弟说,这两个月他安排你在石埭县剿匪,效果很好啊,几乎将整个石埭的匪徒一扫而空了。”
李云想了想,随即看向崔刺史,笑着说道:“剿匪情形,卑职上午已经向崔使君汇报过了。”
崔绍脸色一沉,看向李云,李都头神色平静,开口道:“崔使君,卑职正想跟您汇报,卑职等在石埭剿匪,缺钱缺粮,马上就要无以为继了。”
崔绍深呼吸了一口气,脸上挤出了一个笑容,开口道:“过几天,本官就会调集钱粮,给缉盗队送去。”
李云这才看向这位招讨使,开口道:“上使,这几个月我等奉崔使君命令,在石埭剿匪,击破七个山贼巢穴,击杀俘虏山贼匪寇,共计一千二百七十余人。”
听到这里,范昭忍不住抚掌,笑着说道:“厉害厉害,李都头真是勇武。”
夸完了这么一句之后,他扭头看了看崔绍,笑着说道:“似乎也没有贤弟说的那么鲁直。”
崔绍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
“确实是没有给他们供给钱粮。”
范昭捋了捋胡须,开口笑道:“这就是崔贤弟的不对了。”
他低头喝了口茶,然后看向李昭,缓缓说道:“李都头,本官奉旨意,督办各州招讨事宜,这宣州的剿匪差事,既然已经办的很好,本官也就不太多过问了,李都头就继续剿下去。”
“等宣州事毕,本官上书复旨意的时候,也会给李都头请功,到时候某个一官半职的,不是什么难事。”
李云神色平静,低头称谢。
如果他真是大周的忠臣义士,这会儿说不定还要跟这两个只想着自己利益的狗官掰扯掰扯,但是李云从来不会替大周的利益考虑。
这个本就已经腐朽的世道,崩溃的越快越好,因此他也就顺着这两个人的意思往下说了。
他们在朝廷里得到了什么利益,李云管不着,也懒得去管,只要这帮子人,不打扰他的剿匪事业就行了。
范昭跟李云说了几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