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谦显然,已经收到了朝廷的行文。
李云哑然一笑:“哪有连京城都没有去过的上使?”
杜谦意味深长的笑了笑:“二郎有机会去的。”
李云摇了摇头,话锋一转,开口道:“我来找杜兄,除了商议后续的事情之外,还有就是为了这个招讨使的事情。”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颇为厚重的信封,摆在了杜谦面前,缓缓说道:“我受任招讨使的消息传开之后,不少人到婺州去找我。”
“这是这些人的名单,还有刘博整理出来的一些简单履历。”
杜谦接过这个信封,想了想,然后反应了过来,笑着问道:“都是来投奔二郎的?”
“算是。”
李云轻声说道:“有些说要拜入我的门下,有些则是要做我的门客,还有些人则是要给我幕僚。”
杜谦接了过去,伸手捏了捏厚度,也跟着笑了笑:“看来,天底下聪明人不少,这里头有不少人,是准备在二郎身上下注了。”
李云早在当山贼的时候,就看出来了这个世道不太对劲。
其他人自然也能看得出来。
既然看得出来,那么就肯定要做出一些应对,比如说找个山头下注。
当初裘典麾下的“军师”朱敏,便是这种角色。
现在的李云,割据一方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而且他是合理合法的割据一方,短时间内并不会招来朝廷的打击。
相比较来说,他比裘典稳健得多。
而硬实力上,他跟裘典已经差不了多少了。
这自然会吸引一些投机者,以及一些江东的官员前来“投奔”。
“鱼龙混杂。”
李云笑着说道:“北边有人,想要染指江南呢,这里头说不定就有他们的人。”
杜谦一怔,随即严肃起来,问道:“平卢节度使?”
李云微微点头。
杜谦低头思索了一番,缓缓说道:“这的确是个事情。”
他又看了看手上的信封,开口道:“这些人,我来帮二郎筛一筛罢。”
“我正是这个意思。”
李云笑着说道:“又要辛苦杜兄了。”
“这没什么。”
杜谦看着李云,笑着说道:“年关将近,二郎不在青阳过年,却急匆匆跑回江东来,是不是…”
“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有。”
“我想开始着手,把去年各州郡没有交的秋税给收了。”
李云笑着说道:“反正他们肯定都从百姓那里收了,只是没有上交给朝廷。”
“事后,肯定也不会发还给百姓。”
“这件事情做成,钱粮不钱粮的倒无所谓,关键是能立威,然后我就要…”
“去一趟江宁了。”
“江宁…”
杜谦低头,默默重复了一遍,然后抬头看向李云。
“有一件事,二郎知不知道?”
李云一怔:“杜兄说说。”
“这一次朝廷除了任命二郎做江东招讨使,还任命了一个…江东观察使。”
杜谦默默说道。
“年后就会到任。”
掘世家的坟
这个消息,李云还真不知道。
他的情报网,现在已经不局限于越州婺州两个州的范围之内的,整个江南,乃至于江南附近的地方,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他的人手。
但是再远的地方,他的情报能力就相当有限了。
而杜家至今依旧扎根京兆,杜谦的父亲还是朝廷的六部尚书之一,对于朝廷那里的情报能力,自然胜过李云许多。
李云微微皱了皱眉头,低声道:“虽然并不怎么出人意料,但是朝廷还是意外的…”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但是话里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
朝廷可以说是,意外的不懂事。
从苏靖苏大将军阵亡,麾下两三万江南兵或者阵亡,或者溃散之后,朝廷就整个失去了对东部,尤其是对江南地区的掌控。
如果朝廷当时,能够珍惜苏大将军,保住苏大将军所部,有这一支军队驻扎在中原和江南之间,那么整个江南,包括李云在内,都不会有人敢异动。
至少不会有人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同朝廷唱反调。
毕竟只要朝廷下了命令,苏大将军多半还是会向着朝廷的。
而其实正是因为苏靖这支军队的重要性,最终让朝廷对其部坐视不管,导致两三万江南兵,在中原拼了个干净。
道理并不难猜。
苏靖所部,能够在江南起到决定性,乃至于是压倒性的作用,也就意味着,在苏靖的军队存在的情况下,整个江南,实际上并不是没有办法违逆朝廷的意志,而是没有办法违逆苏大将军的意志。
朝廷无非是担心,江南虽然没有乱,但是却跟着苏靖姓苏了。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