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贾先生拂袖而去。
一众将领,都面面相觑,不知为什么这位平日里,在一众将领里很有人缘的贾先生,今天为什么突然跟大家伙翻脸。
不过有聪明一些的将领,四下看了看在坐的众人,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饭也不吃了,拿起各自的兵刃,都老老实实回家里去了。
而当天夜里,贾先生的府上,便悄悄多了好几个将领,深夜密谈。
京城里的局势,或者说叛军内部…
暗流汹涌。
而与此同时,范阳节度使萧宪之子萧恒,河东节度使李仝之子李槲,已经带着各自的卫队骑马,一路来到了朔方军大营里。
朔方节度使之子韦遥,亲自迎接着两位少将军,将他们请到了韦大将军的帅帐之中。
韦大将军见到两个年轻人,很是热情,满脸笑容将他们请进了大帐之中。
两位少将军也很客气,见了韦全忠之后,都低头行礼,口称大将军。
韦全忠已经设了酒宴,将两个人请入席中,各自落座之后,笑着说道:“二位贤侄,一路赶路辛苦。”
“我敬二位贤侄一杯。”
两个少将军连道不敢,一杯酒下肚之后,范阳军少将军萧恒看了看韦大将军,笑着说道:“听闻大将军在关中,连战连胜,打的叛军节节败退,已经全然退到了京城里,想来用不了多久,京城就能够收复,陛下也能够返回京城。”
“此次平叛,大将军功勋卓著。”
这位少将军微笑道:“这等功绩,将来定然彪炳史册。”
韦全忠摇了摇头,叹气道:“未能挡住叛军进入关中,以至于君父西巡,韦某之过也。”
说完这句话,他看了看两个年轻人,话锋一转,笑着说道:“不过叛军,的确没有几天可以蹦哒了,河东的李兄已经率部进了关中,有河东军以及义军协助,京城很快就可以恢复。”
他看着萧恒,笑着说道:“范阳军一路从幽州赶来,此行数千里,实在是太劳师动众了,依现在的局势看,贤侄可以回去告禀萧兄,范阳军不必再继续赶来。”
“关中已无大患了。”
韦大将军微笑道:“今年年前年后,叛贼便可以剿除,到时候朝廷又会恢复大治。”
少将军萧恒微微摇头:“大将军,家父再有一个月,就可以抵达关中,家父此来,乃是奉陛下之命,进入关中勤王。”
“如今还未曾面见陛下复命…”
萧恒抬头看了看韦全忠,笑着敬了杯酒。
“家父如何能回?”
掘墓与扶棺
单论这场王均平之乱来说,虽然朔方军在很多节点,都有刻意纵放叛军的嫌疑,甚至可以说是纵放叛军的举动,但是叛军从中原起势,一直到现在成为强弩之末,乃至于山穷水尽,朔方军的的确确是出力最多的一个藩镇。
打仗是要死人的。
朔方军同叛军交手一年多时间,本身也有一万多的伤亡,而且都是朔方军里相对精锐的部份。
这个时候,果实成熟,快要坠地的时候,韦大将军自然不愿意其他藩镇再过来插上一脚。
如果其他藩镇不来,那么他大可以迎回皇帝之后,就留在关中,甚至可以以朔方军替代禁军,骑在那个新皇帝头上,做大周的“太上皇”。
但是现在,河东节度使所部已经进入了关中,还带着数目多达几万人的义军。
范阳军也在赶来的路上。
其余还有河西节度使,陇右节度使,虽然暂时没有大规模动作,但是都有随时进关中的理由。
在这种时候,虽然出力最多的是朔方军,但是大家却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朔方军一家,把关中这块蛋糕,乃至于整个朝廷都给一口吃了。
朔方节度使,必须分给他们足够的好处,要不然这些节度使,就要借着大义名分,真的来关中勤王,将皇帝迎回关中,然后迫着韦全忠返回朔方,大家各回各家。
从这个角度来说,武周王朝的实力并不弱。
弱的只是朝廷而已。
一些个比较大的节度使,都可以跟叛军掰一掰手腕。
当然了,最聪明的打法还是像朔方军这样,以精兵跟叛军拉扯着打,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将一度规模近二十万人的叛军,拖到如今崩溃的地步。
而像朔方军的这种能力,陇右,范阳,河西等地的节度使,基本上都可以做得到。
各个藩镇的实力,都相当强大。
不出意外的话,哪怕武周朝廷崩溃,各地割据的局面也会持续很久很久,可能需要好几代人之后,才会重新出现大一统的局面。
到时候,便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了。
而现在,辛苦了一年多的韦大将军,心里想的自然是要控制住朝廷,这样他才有可能一跃成为诸多割据势力中最强的一个,进而有可能并吞所有藩镇,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赢家。
不过能够做到节度使这个位置上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