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看李云,又看了看杜谦,缓缓说道:“如今也不求上进,只想依旧任庐州别驾,给父亲打个下手,帮一帮忙。”
杜谦连忙笑道:“这个自然是好,我没有意见。”
李云给一旁的薛老爷添了杯茶水,轻声道:“岳父大人,这段时间庐州那边的情况陆续送来了,我也对庐州有所了解,既然岳父大人准备要去,我有个差事,想要跟岳父大人说一说。”
薛老爷瞥了他一眼,闷声道:“前番你来找我的时候,还跟老夫说,等老夫到了庐州,上无上官,老夫这才刚应下来,你便给老夫安排差事了!”
李云哈哈一笑:“一码归一码,这个事情,也不算是差事,而是我们江东,都要陆续去办的大略方针。”
说到这里,李云正色道:“庐州多次动乱,百姓流失不少,如今正好我们又在庐州驻兵,因此这件事,刚好可以推行下去。”
“今年一年,庐州免赋。”
他看着薛嵩,继续说道:“但同时…也要均田。”
一旁的薛收一怔,然后意外的看着李云,问道:“怎么个均法?”
“无有田契的地,一律收交官府。”
“这段时间平卢军在庐州分的地,也是统统收交官府,总之就是,想办法把庐州的大部分田地,收交官府。”
“然后,以低租价租给名下无产无业的佃户,游民。”
“租期可以定十年,或者二十年三十年。”
李云缓缓说道:“要让他们立下心,对于那些实在困难的,今年的种子,官府无偿提供给他们,帮着他们安身立命。”
“粮食,也可以借贷给他们。”
薛收很是意外的看着李云,他思索了一番,开口问道:“租给这么长时间,为何不干脆分给他们?”
李云笑着说道:“自然是怕别人强买强卖,再抢了他们的。”
“官府的地,那些大户就抢不去了。”
薛收先是眼睛一亮,然后沉吟了片刻,还是微微摇头:“会出问题。”
这个法子在另一个世界好用,是因为信息透明,而且民智已开,但是在这个世界,并不完全适用。
李云也很清楚这一点。
官府是他李云的官府,或者是薛嵩父子去管,自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将来,别的官员下来,官府名下有这么多地,那些官员很难忍得住,不从中抽取油水。
李某人低头喝茶,片刻之后,才继续说道。
“过几年,我稳下来之后,便张贴告示,布告治下所有州郡,我李云治下的官府,官田民种…”
“永不收租。”
江东小朝廷
土地完全公有,暂时是不可能做成的。
因为土地公有,就意味着李云要跟所有的既得利益者站在对立面,而这种理念,江东集团内部的人,也不一定会理解。
杜谦,杜和,乃至于周良,李正等人,都不一定会理解。
所以李云准备走的,是一条折衷的路子,那就是让官府也成为地主,占据一部分田产,然后按十年或者更长时间,来租给无产者耕种。
这样,公私合流,哪怕后续仍然有土地兼并的问题,至少会有一部分土地,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能够完成一次土地再分配。
不至于会有很多人吃不上饭,社会矛盾也会相对缓和一些。
而且,官田可以很好的控制粮价,不至于让粮价崩溃。
当然了,租出去的官田,可以不收租,但是该收赋税还是一样要收,要不然在目前这个生产力的情况下,难以维持下去。
这就是李云,对于土地制度的构想,这种构想,目前还是个雏形阶段。
其中有没有漏洞,能不能很好的施行下去,会不会被下面的官员念歪了经,都很难讲。
李云也需要一块地方,去施行这个政策,同时也是试行这个政策。
除了这种公私并行的土地制度之外,李云未来还准备建立农学院,尽力提高生产力。
生产力才是一切的根本。
再好的制度,没有生产力相配,百姓依旧吃不上饭,穿不上衣。
而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无非就是衣食,这两样里,食物又相对更重要一些。
薛收毕竟也做了十来年的官,李云这句掷地有声的话一说出口,他脑子里立刻就开始推演,思索了好一会儿之后,李云的这个大舅哥若有所思的抬起头,缓缓说道:“如果这个法子,真能推行下去,倒的确是个利民的法子,不过说到底,还是要看是谁在推行这个制度,如果底下的官员不作为,或者从中上下其手,从中盘剥,官府…”
“说不定要被人扣上与民争利的帽子。”
薛收一句话,就切中了要害。
李云拟订出来的这个公私并行的土地制度,其实是与儒家理念完全背道而驰的,儒家讲究仁政与德治,官府拥有大量的土地,如果还收钱,一定会被一些儒士攻讦。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