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将军教导,属下铭记于心!”
…………
夜里,孟青领着四个校尉营,也就是两千人出头的兵力,趁着夜色离开扬州城。
跟他一起出城的,还有赵成,赵成也领着数千兵马,从扬州西门出城,并且一路向西,一直出城十余里,才同孟青等人分开,然后赵成继续往西,几乎要到六合县境地的时候,他才突然掉头,返回扬州城。
而另一边,这个时候的孟青,已经领兵北上,进入到了高邮县境内。
这个时候,孟青没有刻意隐藏行动,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楚州。
因为赵成已经跟他说过,如果使君所料不差,楚州防务空虚,那么哪怕平卢军发现了他的动向,只要他动作够快,平卢军想要从滁州那里调人回来,也是来不及的。
因此到了高邮之后,孟青只是下令众人,不准穿着甲胄,让众人服便衣,一路北上赶往楚州。
他们本就是轻甲简从,每个人都只带了几天的干粮,这会儿把衣甲收起来,背在背上,再尽量分散行军,也算是相当不错的隐藏了。
而就在孟青等人,以最快速度赶往楚州的时候,滁州李云,依旧在与平卢军激战。
此时,滁州本来已经坏掉的西城门,已经被李云命人,将城门门板归位,再用石块封死,防止城外的平卢军从城门洞进城。
这两天时间里,滁州又经历了平卢军至少三次猛烈的攻城。
傍晚时分,李云在滁州城墙上,一刀劈杀了一个爬云梯登上城墙的平卢军,然后对着身后挥了挥手,喝道:“扔布包!”
五六个布包,又被扔了下去。
一番骚动之后,守城的压力稍稍减轻了一些,但是效果已经明显没有头一回好了。
毕竟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认识了这玩意儿,不怎么害怕了。
那种踩踏事件,更是不太可能再一次发生了。
火药布包扔下去之后,李云往城下丢了几块石头,他正想拉弓射上几箭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城外的鸣金之声。
李云愣住,手上的弓也没有拉开,他看了看天色,若有所思。
今天的平卢军,收兵太早了。
要知道前两天的时候,这些平卢军可是昼夜攻城不止的!
“难道周绪发现了我攻楚州的动向?”
李云摸了摸下巴,看向远方,喃喃道。
“要是你们想要首尾两顾…”
“那我可要过江了。”
人人有功,个个有赏!
从平卢军开始围攻扬州,李云领兵来救以来,看起来,李云似乎很是狼狈,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但实际上,李云并没有动用全力。
还在江南东道南部,开辟州郡的李正所部就不用多说了,从一开始就在润州带兵的周良所部,其实到现在也都没有动作。
也就是说,李云目前使用的,约莫只是他自己一半的力量。
虽然,平卢军也没有把十成十的实力全部放在江北,但是平卢军现在要占的地方很多,而且他们的大本营在青州。
不管怎么说,李云往江北投送兵力,绝对要比平卢军要简单,而且要比平卢军更快。
哪怕李正那边的军队太远,来不及拉到江北来,但只要周良所部过江,李云在江北的兵力,就也能到三万人左右!
这个兵力,哪怕正面同平卢军碰一碰,也没有任何问题。
李云现在还不能确定,平卢军今天的异状,到底是不是因为发现了自己在楚州那边的动向,如果平卢军真的既要又要,先撇开扬州来攻滁州,如今又想撇开滁州去救楚州,那么李云会毫不犹豫的给周良下令,让他立刻渡江,真刀真枪的跟这些平卢军做过一场!
眼见着平卢军鸣金,李云只是略微考虑了一番,就让人去叫孟海了。
很快,孟海一路小跑,来到了李云面前。
因为孟海,并不能算是作战单位,所以他穿着一身布衣,急忙忙跑到李云面前,对着李云低头道:“使君。”
“联系九司,让九司立刻动起来,盯着这些平卢军,尤其注意往楚州那边去的平卢军。”
“一有消息,立刻报我。”
孟海连忙低头:“属下遵命!”
说罢,他又一路小跑,扭头下去办差去了。
而李云,则是站在城楼上,抬头望向远方,默默出神。
在战场上挥刀杀敌,对于李云来说不算是什么难事,他甚至有些享受这种搏杀的过程,但是身为江东的主心骨,他脑子里想的,当然不能只是临阵的事情。
所有他能够接受到的情报,讯息,都要在他脑子里过上一遍,然后他要根据这些情报信息,来做出自己对于局势的的精准判断。
如果把现在的江东集团比作一艘大船的话,李云毫无疑问,自然就是掌舵的舵手。
早先这艘船还小的时候,还在浅滩上,哪怕有什么风险,船翻了,大不了船上的人就是各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