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之前不是做过粮食生意吗。”
李云笑着说道:“我想让二哥,到江北去重操旧业,再经营一家粮行。”
“我给你出钱出粮,最多一年半载,你就会成为江北,乃至于江南最大的粮商。”
薛放皱了皱眉头,问道:“二郎如今,已经主宰了江南江北,干什么还要费尽周折去做这种事情?”
“不是为了挣钱。”
李云叹了口气道:“当然了,要是能挣一点,也没有什么坏处,不过我最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一个粮行,来平抑粮价。”
“二哥可能不知道,江北的粮价,现在比江南,贵了近六成。”
薛放依旧想不明白,说道:“想要平抑粮价,只要官府开仓放粮就行了,何苦这样拐弯抹角。”
“二哥这就不懂了。”
李云笑着说道:“官府出面,除非是直接把赈了,否则出价多贱,也依旧会有人骂贵。”
“而即便是都赈了,也还是会有人骂赈的不够多,想要通过官府放粮,把粮价打下去,需要出的粮食太多。”
“而地方上的粮行则不一样。”
“粮行只需要平价,或者说是市价高一些卖,那么百姓就会觉得,高粮价已经过去了。”
“有一个民间的粮行。”
“再有官府的粮仓。”
李云指了指薛放,又指了指自己:“咱们相互配合,就可以掌握粮食的定价权。”
薛放认真想了想,然后看着李云说道:“我有两个问题。”
“二哥直说就是。”
“第一个问题,如果江北的同行,过来大量采买贱价粮米,应当如何应对?”
“每人每天限量购买。”
李云不假思索的说道:“若还是有人大量恶意买粮,官府的铁拳会砸在他们身上。”
薛放点了点头,又问道:“第二个问题,如果官府能够控制粮价,将来会不会有官商勾结,故意抬高粮价?”
“会有。”
李云叹了口气道:“所以这个事情,只能咱们自家人来做,有一天咱们两人不做了,这事交给任何人,恐怕都会好事变成坏事。”
薛放“嗯”了一声,起身低头道:“二郎既然信我,这事我立刻就去着手准备。”
“不急不急。”
李云笑着说道:“过罢年,过罢年再说。”
二人又闲聊了几句,李云才回到了自己的书房,书房门口,周必已经等了许久,微微低头道。
“使君,黄先生等人,已经等候许久了。”
李云“嗯”了一声,背着手走进书房。
“让他们依次进来。”
李府公!
前一段时间,李云在江东,就已经通过“面试”,遴选了一些可用的人材,这些人,有一部分,已经被他安排到江南下面的各县去任事了。
有一部分人做事做的很好,将来可以考虑拔擢重用。
而也有一部分,嘴上说的好听,就差把自己吹成王佐之才了,实际上到了底下之后,基本上做不成什么事情。
这一部分人,就要剔除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留在了金陵,还没有来得及安排差事,比如说黄朝,以及其他几个比他晚来一些的“人才”。
如今江北太缺人,李云手下几乎没有人手可用,这些先前被边缘化的人,就要重新派上用场。
花了一下午时间,李云将这些人一一又见了一遍,等到最后一个人,才是那位许久未见的黄先生。
黄朝穿着一身青灰色的衣裳,走进李云的书房之后,对着李云低头抱拳道:“使君!”
李云指了指自己面前的椅子,笑着说道:“坐下来说。”
黄朝依言坐下,抬头看着李云说道:“使君唤我来,有什么事情?”
最近大半年时间,黄朝并不是没有被李云安排差事,李云让他负责监理金陵盐务。
他家里就是干这个的,哪怕李云新搞出了盐引制度,他也没用多久就上了手,现在已经驾轻就熟。
“黄先生这段时间,在江东做的很不错,现在,我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想要交托给你去做。”
黄朝恭敬低头:“使君吩咐。”
“庐州知道罢?”
黄朝连忙说道:“属下知道,属下早年跑商的时候,常去庐州。”
“庐州舒城县,是庐州境内比较大的一个县了,现在平卢军刚从这里撤出去,百废待兴,而且这里东边是寿州,北边是舒州。”
“都是平卢军的地盘,需要有一个警惕的人到这里主事,我准备让你去这里,任舒城县令。”
李云看着他脸上的表情,开口道:“如果干得好,将来另有重用。”
黄朝先是低头想了想,然后开口问道:“使君,舒城这个位置,一旦战事再起,很有可能第一个面临平卢军的进攻,属下这个县令,能否领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