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殿下擦了擦眼泪,情绪还是有些低落:“我伤心,并不全是因为大兄要杀我,而是因为动手之人,是十二三岁就在我府上,跟着我的侍女。”
“当时,我也不过十三四岁。”
楚王殿下抬头看着李云,咬牙切齿道:“那个时候,父皇还身体康健,他老人家绝不会在我身边,安插这么个人手!李兄弟,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李云默默点头道:“意味着,在那个时候,当今天子就对王爷动了杀心。”
听到这句话,楚王握紧拳头,狠狠地锤了两下枕头,这一下又牵动伤口,疼的他痛呼了一声,再一次掉下泪来。
也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因为伤心。
他过了好一会儿,才缓了过来,用袖子擦了擦眼泪之后,扭头看向李云,开口道:“李兄弟,我想求你一件事。”
李云默默说道:“殿下说就是,能办到的,我尽力去办。”
“刺我的环儿。”
这位楚王殿下长叹了一口气,开口道:“她大抵,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故事,就不要为难她了,给她一个痛快罢。”
李云想了想,问道:“不需要我,替王爷问出些什么?”
楚王殿下苦笑道:“毫无用处,毫无用处。”
李云点头,站了起来,开口说道:“好,我记下了,回头她醒了,九司会找她问话,她若是肯说,我就让九司记下来,若是不肯说,我也不会让他们动刑。”
“会让这姑娘,体面的离开。”
说到这里,李云看了看趴着的楚王,突然轻声叹了口气:“当初殿下若是争上一争,天下未必会是如今这个模样,殿下当初的一念之仁,以至今日九州不宁。”
楚王殿下侧着脸看着李云,默默说道:“李兄弟你也瞧见了,我身边一直有这么个刺客在,当初我若是去争,恐怕一早已经死了,连李兄弟你的面都见不到。”
他叹气道:“这便是气数,气数尽了,非人力可以挽回。”
李云摸了摸下巴,点头道:“也是。”
“我不打扰殿下歇息了,改天殿下伤好了,我再来看殿下。”
楚王看着离开的李云,只说了没头没尾的四个字。
“多多当心。”
分赏
武家哥俩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糊涂账,这武二虽然聪明,但是性子有些软。
当初要是真去争,也未必是帝座上那个武大的对手。
而且,像皇帝武元承这种人,治国理政可能一塌糊涂,但是内斗起来,说不定就是一把好手,要是争起来,哪怕没有这个刺客,哥俩谁胜谁负,也很难说。
而且,皇帝武元承,其实并不是什么弱智,他在治国上面,怎么也可以算作是一个中人之资。
只是国家运势到了这里,即便是老皇帝依旧活着,这会儿大周王朝也依旧会衰弱下去,只是情况可能会比现在好一些就是了。
从旧城回到了新城之后,李云没有去衙门办差,而是回到了潜园之中,先是在书房处理了一些日常的事务,然后到了后院,把已经在认字的李元抱在了怀里。
薛韵儿就在旁边,见状笑着说道:“夫君今天闲下来了,竟有空过来抱抱咱们儿子了。”
李云看着自己怀里的儿子,身手捏了捏他的脸蛋,笑着说道:“这话说的,好像我没有怎么带过一样。”
薛韵儿看了李云一眼,嗔怪道:“夫君就是没有怎么带过他。”
李云把他放了下来,拿起桌子上歪歪扭扭的大字,轻声问道:“才三岁,怎么就开始写字了?”
“多少人都说,要好好教他。”
薛韵儿将李元交给旁边的冬儿看管,然后看向李云,缓缓说道:“都说,元儿是咱们江东将来的关键,我这个当娘亲的,总不能不给他打好基础罢?”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轻声道:“我想着,我自己教他两年,等他五岁了,就交给杜先生蒙学,毕竟先前说好的,要拜顾先生做老师。”
李云放下了手里的纸张,想了想之后,微微摇头道:“该教他当然要教他,但是不要追迫太甚,更不要从小,就让他有什么使命感。”
“就当个寻常的孩儿养大。”
薛韵儿微微蹙眉,低声道:“夫君这是什么意思?这孩儿有哪里惹夫君不高兴了?”
李云眼见着就要称王,李元一定是毫无疑问的世子,世子的教育,当然是重中之重,而李云说出来的这番话,说是要把李元,当成正常孩子培养。
在薛韵儿听来,当然就有一个不一样的味道。
李云微微摇头,把武家哥俩的事情跟薛韵儿说了一遍,然后轻声道:“压得太紧,心理会出问题的,将来可能惹出更大的祸患。”
“不能让他心理扭曲。”
一般强势的皇帝,养出来的继承人,都会有心理问题。
比如说李二的太子,还有康熙朝的太子。
哪怕这个时候李元才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