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槲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咱们家,还是坦荡一些罢。”
他看着李祯,默默说道:“旧藩镇时代,要过去了。”
李祯闻言,也有些失神,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默默说道:“百多年的藩镇,这李云十年时间,就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
“真是了不起。”
“等大兄见了唐军就知道了。”
李槲正色道:“军容风气,与藩镇军队截然不同,唐军能够处处取胜,所向披靡,绝不止是因为金陵工坊制出来的那些火器。”
“这支唐军,从成军开始,根子上就跟咱们这些藩镇军队…”
“大不相同。”
李祯默默看了一眼自家兄弟,深呼吸了一口气:“好,明日,我与六郎一起,去见识见识唐军的风采。”
…………
洛阳城。
一身灰色袍子的崔绍,模样已经憔悴至极,头上甚至已经有了一缕缕白发。
脸上,也生出了一些皱纹。
他进入洛阳,已经一整天时间了,这天一早,他被洛阳城里的九司领着,一路进到了皇城之中。
崔绍一边走,一边左右打量着这座皇城,神色复杂。
洛阳的皇城,他是见识过的,当时的洛阳皇城,还只是武氏天子的行宫,远没有如今这样气派。
现如今,这座皇城不仅被翻修一新,连武氏天子,也成了这座皇城主人的阶下之囚。
甚至…甚至裴皇后,还有诸多嫔妃,皇女,都被一并擒到了洛阳来。
这段时间,关中已经到处在传李皇帝临幸裴皇后的故事,传的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
甚至,还有人传闻,裴皇后带着皇女,共侍新天子。
各种花边新闻,不止是在关中流传,甚至开始传天下各地流传。
毕竟人们对这些花边新闻的兴趣,总是最大的,有八卦的时候,大家总想着听一听八卦,没有八卦的时候,大家还想着创造八卦。
当然了,这些传闻也不全是空穴来风,比如逊位天子武元承的长女,的确将要入选宫中,成为宫中的妃子。
这个事情,甚至是武氏兄弟主动跟朝廷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表示恭顺。
李云也同意了这个事,等到下一次扩充后宫的时候,便会将这位旧周皇女,纳入宫中来。
崔绍正在浮想联翩的时候,九司的人已经将他带到了中书门口,并且将他交给了中书的小吏。
直到这个时候,崔绍才知道,自己进皇城里来,并不是面圣来的。
他心里有些失望,又稍稍松了口气。
真要是再见新皇帝,再见自己那个在宣州时候的“旧部”,他心里还真有一些忐忑。
很快,他被带到了中书一个会客的小房间里落座,坐下没多久,就有人给他端上了茶水。
又等了一会儿之后,一身紫色袍服的杜谦,才姗姗来迟,他进了这房间之后,先是看了一眼崔绍,但是并没有拱手行礼,只是笑着说道:“继宗兄,许久不见了。”
崔绍起身,看了看杜谦,神色极其复杂,许久之后,他才叹了口气,拱手行礼。
“许久不见了。”
“杜相公。”
心术不正
杜谦是京兆杜氏出身,自然是在关中京城里长大,崔绍自小跟着家里人到了京城,也基本上可以算是在京城里长大。
崔绍的伯父是宰相,杜谦的父亲是六部尚书,两家人自然也是认识的。
他们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说是“发小”。
当初,杜谦到任岳州刺史的时候,崔绍已经快要从宣州刺史的位置上离任,回到京城里,进入六部做官,前程锦绣。
当时,李云在青阳大婚,杜谦与崔绍,还有裴璜三个人,还曾经见过,这三位京城里的少爷,当时也坐在一起把酒言欢。
如今,一转眼近十年的时间过去,两个人的境遇,已经大不相同了。
形容狼狈的崔绍,抬头看着意气风发的杜谦,心中百味杂陈。
此时此刻,他心中也忍不住想起,当年任宣州刺史的日子,那个时候,李云还是青阳县的都头,受了他这个刺史的任命,组建缉盗队,在宣州境内剿匪。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缉盗队能够建立,还是因为崔绍当年开的那张条子。
有了那张条子,才有了后来江东军中的核心班底。
如果…如果自己当初,也咬咬牙留在东南,铁了心跟着李云厮混,到如今…
自己会不会也做了新朝的宰相,重塑清河崔氏的荣光?
自己会不会,也被人尊称一声崔相公?
想来大抵是会的。
就在崔绍出神的时候,杜谦已经坐了下来,开口笑道:“这里不是什么公开的场合,今日见面,也只算你我私会,不必提什么相公不相公的。”
“继宗兄,坐下说,坐下说。”
崔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