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治一治他们!”
杜相公闻言,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他看着太子,问道:“殿下打算怎么做?有没有什么想法?”
“这不是来寻杜相商议嘛。”
太子殿下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说道:“我觉得,这个事情应该把许相公请来,再让三法司的官员,都一起来议事,让三法司严查京兆府以及河南道贪墨情事,一旦查实,立刻捉拿严办。”
“这样,等父皇回了洛阳,我与杜相也有政绩,同父皇交待。”
杜相公点头,开口说道:“殿下的想法是好的,这个事情也没有问题,但是要怎么查,怎么个查法,还要慢慢敲定下来。”
“查法?”
太子殿下有些懵懂:“杜相,难道不是但有贪墨情事,统统查处么?”
“不对。”
杜谦看着太子,思考了一番,很有耐心的说道:“殿下,查贪墨是为了什么?”
太子殿下想了想,回答道:“自然是为了惩处那些贪官污吏。”
“不对。”
杜相公摇头道:“查贪墨,是为了让那些可能会贪墨的人,生出畏惧之心,从而保证朝廷政令通畅,百姓安居乐业。”
“既然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杜相公提醒道:“那么,陛下花了十年时间,搭建起来的官僚体系,就不能乱。”
“查贪墨的同时,要维持各级官府稳定,殿下明白吗?”
太子殿下愣住了,半天没有说话。
杜相公看了看他,笑着说道:“殿下现在还年轻,将来慢慢就知道了,殿下说的这个事,臣觉得可以做。”
“但是要有章法的去做。”
“明日,我请许相公过来,到时候太子殿下再来一趟,我们一起,与殿下说说这个事。”
太子殿下站了起来,忍不住皱眉。
“怎的这般麻烦?”
他这个年纪,最是贪玩的时候,生出查贪官的心思,本意也只是想在父亲面前表现表现,这会儿听杜谦这么说,自然有些不耐烦。
杜相公也不恼火,只是面色严肃。
“这些,殿下迟早要学的。”
“现在,正是大好的机会。”
李元叹了口气,对着杜谦拱手道:“那好罢。”
“我明日再来寻杜相。”
公忠体国!
次日,中书政事堂。
此时,政事堂五位宰相里,宰相姚仲跟随天子东巡,宰相卓光瑞与宰相陶文渊,俱各自禁足,在家中待罪,整个朝廷里,真正主事的宰相,就只剩下了杜谦与许昂两位宰相。
正因为人太少,事又多,原本兼管御史台的许昂,也已经被杜谦,拉到了中书做起了全职宰相,此时,这位许相公看着杜谦,微微摇头道:“杜相,现在陛下不在洛阳,中书宰相又缺位,每日里事情多多,这个当口应当求稳,一切等到陛下回来之后再行大动作。”
“如何能任由太子,在这种时候折腾?”
杜谦低头喝茶,然后给许昂也倒了一杯,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子望兄,这种事合理合法,如何推拒?”
查处贪官这种事情,本就“天经地义”,太子殿下身为储君,他提起来这件事,身为臣子如果推拒了,那么便有包庇贪官之嫌。
哪怕杜谦完全有能力,有权力推拒,他也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给人口舌。
身为宰相,而且是朝廷百官之首,即便杜谦威望再如何深重,明里暗里,也有无数人在盯着他这个位置,随时有可能跳出来啃上他一口,把他拉下马来。
许昂闻言一怔,然后考虑了一下,叹了口气道:“杜相说的有道理,下官不在杜相这个位置上,考虑的浅了。”
杜谦摆了摆手,开口说道:“太子殿下要做事情,哪怕辛苦一些,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理所应当配合殿下。”
许昂坐在杜谦旁边,微微摇头道:“杜相,开国至今已经八年时间了,八年里,咱们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忙的脚不沾地?下官从来也不怕什么辛苦,只是担心…”
“陛下不在洛阳,有人会借着这个事情乱来,真要是由得太子殿下去做这个事情,谁知道会不会有人…”
许昂说到这里,起身走到政事堂门口,关上了房门,然后坐回杜谦旁边,低声道:“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借着这个机会打击异己?”
杜谦一怔,随即皱眉道:“太子殿下这个年纪,该不会有这种心思才是。”
“太子没有。”
许昂压低声音道:“东宫属官未必没有。”
“到现在,太子殿下参政议政才多长时间,东宫已经推荐了多少官员了?”
杜相公闻言,也为之默然。
太子参政议政,就基本等同于宰相了,而且是地位极高的宰相,即便是在政事堂里,也有相当高的话语权,那么政事堂议论补缺的时候,太子殿下自然是有话语权的。
而且,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