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机的原理并不复杂。
真正复杂的,是能密闭气体的腔室,只要能够密闭气体,蒸汽机就能够做出来。
单单这一件事,工坊的匠人们,就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到现在,总算是有了个蒸汽机的原型机。
至于这个蒸汽机,能在李唐绽放出什么样的花朵,李云不知道,也看不分明。
不过有总比没有好。
至于电…
搞出来倒是不难,但是怎么让它派上用场,还需要一代代人去推动,现在的李云要做的,就培养出一批理工科的年轻人。
哪怕这些年轻人,懂的很粗糙,只要种子种下去了,总是会慢慢长大的。
李云甚至,准备从他的儿子里,培养出一个喜好理工的出来,这样等这个儿子将来就藩,就可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在王府里研究这些东西。
不过,科学上的探索,需要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李云要跟杜谦谈的,也不是这些关于科学物理的东西。
“受益兄,家国一统,天下无乱,只不过是一个国家的开端。”
皇帝笑着说道:“如果不能让这个国家,一点一点走向强大,让百姓的日子远胜旧周,你我当年起事。”
“后世写在史书上,与当年武周太祖起事,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分别。”
皇帝陛下看着杜谦,开头说道:“你我,要推着这个国家,向前走一走,让它变得更加强大。”
杜谦若有所思,然后开口道:“只要天下大治,一点点恢复元气,一两代人之后,自然天下承平,百姓安乐。”
李云皱了皱眉头。
有些道理,光说是不行的。
他摇了摇头之后,开口道:“受益兄,你我就不说什么大道理了,我就直接跟你说我的一些想法。”
“首先,就是要陆续废除户籍制度。”
皇帝陛下开口说道:“让百姓们,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自由流动。”
这个时代,有严苛的户籍制度,出门必须要当地官府开具路引,否则可能就要被官府缉拿起来问罪。
这就导致了,除了行商,以及士人,地方百姓几乎是不流动的。
而官府要的,正是这个。
古代政府太小,人手太少,只有不流动的百姓,才是好管理的百姓,不然四下走动,四处串联,说不定很快就会生出一批叛军出来,要竖旗造反了。
杜谦瞪大了眼睛看着李云,直接摇头道:“陛下,这断然不…”
皇帝看着他,笑着说道:“听我说完。”
“也不是说,就让全国的百姓可以随意乱跑,只要有正当的理由,乡间的百姓未尝不可以进城。”
“不是读书人,未必就不可以离开家乡。”
皇帝陛下继续说道:“还有,就是抬高商人地位,许可商人之子科考。”
商人,在这个时代地位很低。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是奸商。
在天数恒常,或者生产资料固定的这个前提下,商人当然都是奸商。
毕竟天底下所有东西都是有数的,你买东卖西,赚取差价,可不就是奸商?
但实际上,商业往往会推动社会发展。
比如说,一些要紧的发明能够诞生,很多时候都是来源于商业用途,只有把商人的地位抬高了,生产力才能够自然向前演进。
至少在李唐如今这个小农经济情况下,大约是这个模样。
比如说,沿海那些织贩丝绸的商户,他们是真的可以改进织机的。
当然了,对于这些商人,朝廷也要加以管控,不能让他们肆行无忌,否则奸商,也真的会害人。
“商业兴旺,则可以带动百业兴旺。”
皇帝陛下默默说道:“往后,朝廷的赋税,就不必全从田地里,从百姓嘴里抠食了。”
“商业兴旺了,完全可以收商税,来取代一部分田税。”
李云喋喋不休,拉着杜谦,一口气说了小半个时辰,俱是他这些年,对推动未来社会的一些构想。
杜相公听得目瞪口呆,他看着李云,半天没有说出来话。
李皇帝看着他的模样,笑着说道:“受益兄放心,我不会胡来,这个事情可以先在江东道试行,让你那学生张遂去推进,到时候可以让他领江东道布政使兼金陵府尹。”
对于治国来说,不管什么政策,最好都要以稳妥为先。
因为一些政策,哪怕你知道是对的,但也不一定适合这个时代。
所以,李云一步步走的都很小心。
开国至今,已经十年时间了,一直到今天,各地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了,他才开始推进这些东西。
因为这样才最稳妥,不至于出什么差错。
毕竟,他现在是九五至尊了,掌握着国政,有时候在朝廷里一些不起眼的错处,落到底下的百姓头上,就有可能要人性命。
所以试行制度,被李云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