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青也在烤着什么东西,闻言笑着说道:“殿下还真是聪明。”
“我想问一问殿下,将来打算做些什么,准备就藩哪里。”
越王想了想,无奈道:“这些,还不都是听我父皇安排?”
孟青笑着摇头道:“陛下很少强制让谁做什么,以后怎么做,全看殿下自己。”
“我想当个为国杀贼的将军。”
孟青抬头看着他,想了想,问道:“只是如此么?”
他神色平静:“殿下就没有想过争储夺嫡?”
这会儿,二人在野外里,四下空旷,可以确定,绝没有人旁听。
即便如此,李铮还是吓得脸色发白,他完全没有孟青这些,在战场上经历了生死的人胆子大,好半天才大喘了一口气,抬头看着孟青。
“我,我…我没有。”
孟大将军微微摇头道:“那干什么这么拼命呢?”
“做个逍遥王爷,一辈子快快活活,岂不是好?”
越王讷讷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坐在了孟青旁边,叹了口气:“叔,这是我爹问我的,还是您问我的?”
孟青想了想,回答道:“不好说。”
“如果殿下回答了,我可能会挑着报给陛下,如果殿下不回答,那一会儿我们就各回各家。”
越王爷认真考虑了一番,然后低着头,看着被烈火炙烤的兔肉,终于呼出了一口浊气。
“我想多做些事情,让我爹看一看…”
“至于储位,我当然也想过,但是却不敢有争的念头。”
他默默说道:“我总想着,尽可能多做些事给父皇看到,至于最后…”
越王爷抬头看着孟青,苦笑道:“就全看父皇怎么选了。”
孟青看着他,笑了笑。
“难得听到这样的实话。”
他拍了拍越王的肩膀,夸奖道。
“殿下是个好孩子。”
江南绑官
人心似水,随着年纪的成长,以及环境的变化,心里想的,也会不断变化。
当初,刚刚封越王的二殿下李铮,没有任何争储的心思,相当纯粹。
如今几年时间过去,他先后去了幽燕,去了江南,又转去了剑南,别的不说,单单大小战事,就亲历了十几场。
现在,已经是章武十一年,他已经快二十岁了,想法与当初那个十六七岁的二皇子,已经有了一些变化。
皇家兄弟,大多如此,少年时心思单纯,就与寻常亲兄弟没有什么关系,少年时光的皇长子李元与皇二子李铮,虽然不是胞兄弟,但感情与同胞兄弟没有什么分别。
到如今,已经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随着他们年纪愈长,等到了将来三四十岁,想法恐怕又和现在大不相同。
这还是李云没有干涉的情况下。
事实上,古往今来类似李云这样的皇帝,在太子长成之后,都会有意无意,或者干脆说,就是有意扶持起来另外一个儿子,用来制衡太子。
因为哪怕是寻常父子之间,也有一些互相较劲的意味,放在皇家父子之间,就更加不同,皇帝与太子是天生的政敌,而且是很难做掉对方的那种政敌。
当了皇帝,掌握了权力,体会到了权力的美妙,就不太可能愿意放手,因此面对年富力强的太子,皇帝几乎本能的就会扶持起另外一个人,来掣肘太子,甚至是压制太子。
例如李世民之于李建成。
李泰之于李承乾。
都大抵如此。
这种安排,有些甚至是皇帝下意识的举动,他本人都未必意识得到。
如果李云也照此安排,那么李铮这个二皇子就是最好的选择,真要是如此的话,现在的李铮就不是去哪里就藩的问题了,而是会长住洛阳,哪怕不长住洛阳,至少也是辽东道或者是陇右道行军大总管了。
孟青很是赞赏的看了看这位皇二子,他笑着说道:“殿下有这种心思,那就是好的。”
他将手中烤好的肉块,递给李铮,然后开口说道:“陛下是天人之资,神文圣武。”
他看着李铮,正色道:“我这话,不是在拍陛下的马屁。”
“从殿下还是孩提,我们还在江东之时,陛下就已经开始着手构建朝廷了,等到陛下入主中原之时,朝廷的雏形早已经存在,到现在,从朝廷,到政体,再到军制,都是陛下一手重新塑造过的。”
孟青自己大口啃了一块肉:“陛下人虽然在洛阳,但是整个天下,都在陛下指掌之间。”
他对着李铮开口道:“我说这话,半点也没有夸张。”
越王默默点头道:“是,小侄知道。”
“各地有九司的人,军队里有稽查司,不管什么事情,父皇想知道都能够知道。”
孟青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如果只是耳聪目明,那还算不上掌控,殿下,不管是谁,一天都只有十二个时辰。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