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笑着说道:“打仗不打仗,还是未必的事情,但是江宁,我一定要占下来。”
他看了看杜谦,继续说道:“只是到时候,怎么把杜兄,弄去江宁做江宁的主官,我还没有想好。”
“现在已经是金陵府了。”
杜谦低头喝茶,随即笑着说道:“如果二郎能占了金陵府,我倒有个好办法,把自己调过去。”
李云来了兴趣,问道:“什么办法?”
“二郎前脚占了金陵城,我后脚就上书弹劾你,再让家父在京城里说上几句话,朝廷立时就会以为你我不和。”
“家父再使点力气,朝廷为了给二郎你使个绊子,多半就会把我调到金陵去。”
李某人一怔,随即忍不住拍掌,赞叹道:“妙,妙啊。”
他看着杜谦,笑着说道:“还是杜兄这种读书人心思多。”
杜谦摇头微笑:“二郎不也是读书人?”
这话倒是不错。
李云从显德三年“醒过来”之后,一直在如饥似渴的接收这个时代的知识,从当初在青阳当都头的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基本上都是手不释卷的。
主要是,他需要通过书籍来了解,来融入这个时代。
“我都是看些杂书。”
说到这里,李云突然说道:“说起书,现在的书不是手抄就是雕版,价格太高了。”
他缓缓说道:“过段时间,等江东安定下来了,我准备召集一批工匠研究研究,弄个新的印刷法门出来,把印书的成本给压下去。”
“这个法门如果能做成,咱们治下,书的价格要跌到原价的三成。”
杜谦闻言,若有所思,又详细问了李云几句,了解了这种印刷术的情况之后,他发呆了一会儿,突然喃喃道:“真要是能弄成,再推行全国,二郎就是要了天下所有世家的命了。”
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这么多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识载体匮乏,这些世族得以垄断了知识。
一旦知识“便宜”了,普通百姓也能买得起知识,那世家大族也就离死不远了。
李云正准备说话,突然想起来杜谦也是世族中人,于是笑着说道:“杜兄看来不喜欢我这个提议。”
“如果二郎真能做到,那就…”
“去做吧。”
杜谦闭上眼睛,默默吐出一口浊气:“古圣先贤,非是世族之所独有。”
话虽然是这么说,他睁开眼睛之后,苦笑道:“只是若真的成了,往后天下再难有千年的世家了。”
李云看了看他,笑着问道:“应该有吗?”
杜十一眼神有些迷茫,许久之后,他缓缓摇头。
“我不知道。”
经略江东
一百多年前,大周就开始进行科举的,不过现在的科举,还是比较粗糙的阶段,一年其实录取不了多少人。
而做官的门路,除了科举之外,就是高官们的举荐了,这才是这个时代最宽广的进身之阶。
甚至李云本人,其实也是靠这个门路做了官,他是被苏靖举荐,才被朝廷任命为越州司马。
苏大将军那个时候,刚一出山,就很轻松的平定了越州的叛乱,在朝廷说话的份量还是有的。
这种举荐,也注定了那些高门大户,会长盛不衰。
而如果书籍知识的成本,能够被抑制下去,科举制度被铺开完善,这些几百年乃至于上千年的世家,其实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根基。
倒不是说他们会一夜之间消失不见。
但大多数世族,都会陆续凋零。
毕竟你一个家族,充其量几百上千人,与天下人相比,数量太小了,哪怕是按比例出人才,也很快会被时代所淘汰。
而世族没落之后,取而代之的将会是士族。
虽然读音类同,但其实已经天差地别。
一个大的世族,可以轻而易举的影响一个区域,乃至于影响王朝兴衰,但是士族吗…
整个士族阶层加在一起,或许还有些力量,但是单个士族,其实就无足轻重了。
毕竟这个时代,也有士族。
石埭的顾家,李云的妻族薛家,还有吴郡的卓家,这些都能够算得上是士族。
这种士族,跟崔,郑,李,王这种大姓的势力比起来,实在相差太大太大了。
至于印刷术的改进,能不能把知识成本降下来,能降下来多少,李云心里也没有什么底,但是凡事总要试一试。
他来到这个世界,总是要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改变的,而想要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世界,没有其他的捷径,只能从教育出发。
一点一点更易这个旧世界。
李云在越州待了整整一天时间,到了第二天,他才准备动身离开,杜谦一路相送,送到了城门口的时候,二人互相拱手作别,杜谦问道:“二郎这是要去哪里?”
“我去吴郡看一看。”
海棠情欲